日前,戴斌院长受环球时报之邀撰写评论文章,题为“旅游开发需更多文化自信”,并刊载于6月15日《环球时报》评论版。现全文转载如下:
金字塔、凯旋门、白宫、金门大桥……越来越多的山寨建筑、山寨景观、山寨小镇,以旅游开发的名义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在祖国大地上。在吸引眼球和媒体关注的同时,也伴随着越来越多的质疑,甚至来自海外的法律诉讼。虽然差评不断,但是山寨景观仍然屡禁不绝。
不容否认,这些山寨品对于部分三四线城市、对于那些还没有迈出国门者可能还有一定的吸引力,经过环境评估和社会压力测试,并获得授权,适当地引进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总体上看,这种现象不应当也不可能成为我国旅游开发的主流价值取向。如果说以深圳世界之窗、中华民族园等微缩景观为代表的第一代主题公园的成功,在于满足了国民大众对“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而不得的替代品,在于开发团队对海内外地理标志和特色景观元素的再创造,那么今天依然执着于山寨海外的地标建筑和小镇,则是缺乏文化自信和创造力不足的表现。
我们要看到部分旅行经验丰富的游客正在从一般意义上的观光游览,转向对高品质生活方式的分享,以自由行和定制游的名义引领旅游发展的未来。我们也要看到还有相当部分的国民还是初次旅游者,观光产品仍然是他们的刚性需求,对于希望出境旅游而不得者来说,仍然有“替代”和“补偿”的心理需求。事实上,这也是前述山寨景观存在的社会心理和市场基础。如果公共文化和公共休闲服务体系建设跟不上,就会有“他奶奶的庙”“旋转观音”“山寨国外小镇”等民间自发创造的供给来满足这些草根性的基础需求。如果没有政府引导的文化创造、研发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关注草根需求就会很容易地走向简单的迎合和轻佻的模仿,甚至走向涉嫌侵权的恶劣抄袭。
以中国之美丽、文化之多彩和生活之幸福,每个地域、每个社区、每个季节都有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可供挖掘、整理和开发。比如浙东的“唐诗之路”、苏杭的民宿雅集、宁夏固原的博物馆之旅、甘南的“全域旅游无垃圾”等,都是基于本土资源培育当代“主客共享”生活空间的成功样本。对于广大农村和初级城镇化的地区而言,首先要补上公共文化和社区休闲的短板,因地制宜地把群众艺术馆、乡村图书馆、流动戏剧场、老年人和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起来。不用求洋气,也不用求高大上,但求社区居民和广大游客用得上、留得住。最大多数人民的现实需求,本土的文化和有品质的创新不去想法设法去满足,舶来的文化和模仿抄袭就会去满足。当然,在强调本土资源和文化自信的同时,发展旅游也需要有开放的思维。在获得授权的情况下,我们既可以引进迪士尼、环球影城这样的大IP,也可以适当复制其他类型的人文景观和休闲资源。
世界旅游发展规律和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旅游业发展经验都已经证明:靠模仿与抄袭来开发旅游资源不可能让游客有真正的品质获得感,更不可能实现旅游强国的战略目标。只有以高度的文化自信,秉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创造,才会真正做到“见物见人见未来”。